
发布时间:2020/06/18 来源:互联网 522
6月18日上午9点半,在京东位于北京亦庄的总部大楼“云敲锣”现场,铜锣敲响。在自己多年前发起的618店庆日及购物节当天,17岁的京东赴港二次上市,连股份代码“9618”里都带上了“618”字样。随着京东与老对手阿里齐聚香港,零售电商平台间的新一轮较量已然鸣枪。
“9618”成今年港股“吸金王”
公告显示,京东发售价定为每股226.00港元,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为297.71亿港元。京东在香港地区及国际发售方面均获得超额认购,其中香港联交所上市面向散户发行部分获得178.90倍的超额认购。这也意味着,京东超越网易,成为今年港股IPO的“吸金王”。
上市前一天,京东美股站上61.28美元的历史高位,总市值突破900亿美元。尽管此前已有美团、阿里巴巴、网易陆续在港上市,但像京东这类头部科技公司对港交所投资人来说依然是一种稀缺资源。
距离京东在美上市,时隔仅6年。公开资料显示,京东在2014年5月上市美国纳斯达克,是目前在美上市的第三大中概股。
上市前夕,京东动作频频。5月27日,京东零售与快手达成战略合作的传言成真,成为电商和直播行业的首个牵手大秀;5月28日,昔日对手成队友,在国美官方旗舰店入驻京东之后,京东宣布战略投资国美,以1亿美元认购其发行的境外可转债。
根据招股书,此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包括零售、物流及客户参与度。京东将通过继续投资一系列关键运营系统(例如智能定价及存货管理系统、智能客户服务解决方案及全渠道智能零售平台)以进一步开发及提升的零售技术与客户参与度。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在国外机构对国内零售市场、供应链市场不了解的情况下,京东在香港二次上市,能够实现股民、投资者、用户在中国资本市场的高度统一,提高市场吸引力。与此同时,还能拓宽融资渠道,为其物流、数科、健康等板块研发弥补弹药。
从“至暗”到“高光”时刻
在二次上市的“高光”现场,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并未亮相。不过,一个月前,刘强东通过内部信的方式阐述了京东下一步的战略布局。
5月19日,在题为“京东是谁”、长达6000字的内部全员信中,刘强东反思回忆了京东在2018年的“至暗时刻”及应对,并重新定义了京东的战略定位,聚焦“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
刘强东称,在2014年纳斯达克上市后,京东正式从创业期进入了新阶段,内外部关系更为复杂。外界当时对京东曾有这样一个评价:“京东鼎盛的时期是14-15年刚刚上市时,是行业惧怕的对象……但忽然之间大家发现:京东开始跟在别人背后什么都学竞争对手。京东开始迷失了自己。”他坦承,这个评价非常犀利,却不失中肯。对于年轻的京东来说,上市之后确实经历了相当长一段迷茫和挣扎的时期。
恭喜你,话题已提交成功!
我们将尽快对您的话题进行审核,请耐心等待
发表评论
已发布 条评论就这些咯,让大家也知道你的独特见解
立即评论以上留言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不代表聚名课堂立场